
- 來源:
- 發布時間:
中心加密、兩槽加速、兩翼聯通、外圍輻射……構建重慶主城“1小時通勤圈”。8日,從重慶交通開投集團了解到,重慶城軌快線15號線和江跳線、璧銅線、渝合線等項目正加快建設,其中,城軌快線27號線正全力做好開工建設準備工作,15號線一期工程力爭2026年竣工。
黨建引領 凝聚力量攻堅克難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方宇表示,“近年來,集團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相關部委、區縣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構建重慶全域‘一張網、多模式、全覆蓋’的軌道交通體系,奮力實現軌道交通運營及在建線路總里程2022年‘850+’、2025年‘1000+’的目標。”
據了解,軌道交通15號線是重慶首條城軌快線。其一期工程T3航站樓站位于T3A航站樓GTC停車樓下,是地下兩層暗挖雙島四線車站,可直接與10號線在機場換乘。該項目面臨工程建設時間緊迫、施工技術難度大、組織協調范圍廣等項目建設難題。
作為15號線的項目法人單位,重慶交通開投鐵路集團(以下簡稱重慶市鐵路集團)始終堅持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集團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讓干部職工不斷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用自身的“辛苦指數”換取老百姓便捷舒適出行的“幸福指數”,超前謀劃、主動加壓,從加強組織調度、科學規劃建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搶抓施工進度等方面入手,全力以赴實現都市快線項目建設開好局、起好步,為重慶市民提供更便捷快速的軌道通勤。
智慧創新 項目建設提速提質
近年來,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終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各項目建設中,重慶市鐵路集團認真貫徹重慶交通開投集團各項決策部署,將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統)和遠程監控等信息技術應用到項目建設的進度、投資控制、現場安全、重難卡點、臺賬管理的有效管控中,在檢查、指揮、統籌調度方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科技興建、科技興管”中的重要作用,力爭15號線一期工程在2026年竣工建成。
此外,市域快線璧銅線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中。今年4月,璧銅線項目云霧山隧道動工,標志著國內首條“PPP+TOD”城軌快線項目全線開工建設。截至目前,該項目云霧山隧道進口施工場地硬化已完成90%。據悉,“PPP+TOD”是指將軌道交通項目和站點周邊土地資源合理打包,以軌道交通站點為中心,以600米為半徑,通過建立高密度、復合功能社區的綜合開發,實現軌道交通站點與周邊地區開發的良性互動和增值共贏,達到1+1>2的共建共享效果。
“璧銅線項目,是重慶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軌道上的主城都市區的有力支撐。”重慶交通開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方宇表示,這是暢通重慶中心城區與璧山、銅梁兩區聯系,推動主城都市區軌道交通一體化發展、打造“1小時通勤圈”的重要舉措。
該項目的順利實施,將實現與即將開工建設的城軌快線27號線貫通運營,是促進軌道交通和城市建設融合共贏發展以及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的生動實踐,有助于重慶今后在探索城軌快線、市域(郊)鐵路領域統籌規劃、建設、運營和TOD綜合開發等方面積累寶貴經驗,為主城都市區快速軌道交通網絡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便民利民 施工建設“兩不誤”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如何減少工程建設對人民群眾和周邊環境的影響,也是重慶市鐵路集團在推進都市快線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重點思考的問題。
重慶江北機場是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旅客年吞吐量4480萬人次。15號線一期工程T3航站樓站開工建設后,迅速成為機場旅客和重慶市民關注的熱點。
在最初的站點施工方案中,用于車站施工出渣的施工通道靠近交通主干道,旅客、車輛流量大,交通斷道管制難,大型運渣車輛進出安全風險高,棄渣揚塵、施工噪音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大。
為減少工程建設對旅客群眾和周邊環境的影響,市鐵路集團制定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方案》,列出20項實事清單,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有機融入到項目建設全過程,突出綠色化、人文化的建設理念,對T3航站樓站建設方案進行了優化。
重慶市鐵路集團積極對接重慶機場集團,組織設計單位北京城建院、施工單位中鐵一局進行多次實地踏勘和會議研究優化方案,在距GTC停車樓不遠處的機場未開發地塊中,增設水平施工通道,從而減少了對旅客群眾和周邊環境的影響,提高了群眾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適度,確保機場安全運營。同時,垂直提升出渣調整為水平施工通道出渣,既提高了出渣效率,又加速了工程施工,為早日構建都市新型快速軌道交通體系、提升人民出行幸福指數作出了積極努力。
來源:今日頭條
鏈接:https://www.toutiao.com/i6971668570832994828/?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tamp=1623219140&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use_new_style=1&req_id=2021060914121901021220522021076A35&share_token=8C6CD617-9A87-4EA2-9571-17FEB477C5DB&group_id=6971668570832994828&wid=1623319553401